제목   |  把自然灾害对文物的损害降到最低 작성일   |  2021-10-19 조회수   |  1627

把自然灾害对文物的损害降到最低

 

 

 

 

山西近期发生的洪涝灾害牵动人心,据媒体报道,在人们积极捐款捐物、关爱受灾群众的同时,这两天山西多处古建筑受损的消息也让民众牵挂。

从晋城阳城大夫街土地庙护墙受损,到晋祠多处建筑屋面漏水;从运城盐池禁墙东禁门瓮城大面积坍塌,到平遥古城城墙部分墙体坍塌……洪涝灾害面前,很多网友一面为三晋生民祈福,一面为文物安全揪心。“关注暴雨中的山西文物”持续登上热搜,媒体也对山西古建筑保护给予密集报道,全社会表现出了对文物的高度关心,这是文物保护意识深入人心的体现,也是对相关部门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工作,为公众守护好文物资源的明确提醒。

文物保护存在耗费大、见效慢、专业性强等特点,平常情况下的保护难度尚且不小,遇到自然灾害则难度更大。正如当地官员所言,许多山西古建筑多为木构架结构,由于建筑年代久远,千百年受自然环境侵蚀和人为活动影响,抵御洪灾等自然地质灾害能力脆弱。也正因如此,严密的巡查监测、灵敏的反应机制、专业的修复手段就显得越发重要。实时监测、有效加固、整体搬迁、异地保护、收集残件、及时抢救等,有关部门科学判断、积极作为,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正是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的基本保证。

目前山西文物部门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抢险修缮工作,国家有关部门也在专题研究支持山西因灾受损文物抢险和保护修缮工作。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切实做好文物应急抢险工作,是当前应急的需要。从长远看,更要把这种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保护力度拓展到自然灾害到来之前。包括木制古建筑在内的历史文物抗灾的脆弱性并非不可预测,既然可以预测就应提前做好预防,不折不扣落实日常保护,量体裁衣制定应急预案,不能等到自然灾害出现才慌忙应对、措手不及。

“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是我国古建筑遗存最多的省份。据统计,当地目前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达5万多处,古建筑达3万多座,且时代序列完整、品类众多、形制齐全,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宝库”。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关注山西洪涝灾害中的文物命运,就是在关注遍布全国各地的中华文物瑰宝的命运。天有不测风云,自然灾害还会出现,如何以近期山西、河南等地文物抢救情况为镜鉴,举一反三,研究制定出台文物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办法,确保文物安全;怎样对文物集中省份、地区进行政策倾斜,确保文物保护“粮草无虞”;可否加大文物保护工作质量在政绩考核中的比重,是当下值得认真考虑的问题。

“文化见证中国,遗产惠及子孙。”文物保护利在千秋。公众的关心关注、社会力量的参与支持、科学有效的制度、有关部门的积极作为等,将构成文物抗击自然灾害的“巍巍长城”。各地高度重视文物抢救和保护,做好应急与谋远,就能把祖先留给我们的瑰宝一代代传下去。

 

 

 

 

 

 

 

 

 

 

 

 

 

 

 

 

 

 

 

 

 

 

 

 

 

 

 【生词】

1. 洪涝 [ hóng lào ]: 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

2. 坍塌 [ tān tā ]:倒塌。

3. 紧锣密鼓 [ jǐn luó mì gǔ ]:中国传统戏曲中,戏开场前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事前紧张的准备活动。也作“密锣紧鼓”。

4. 修缮 [ xiū shàn ]:指修理,修补。修理建筑物等,谓之修缮。也可用于文字、文章的修改和完善。

5. 量体裁衣 [ liàng tǐ cái yī ]:按照身材来裁剪衣服。比喻办事从实际情况出发。也作“称体裁衣”。

 

 

 

 

 

 

 

 

 

 

 

 

 

 

 

 

 

 

 

 

 

 

 

 

 

 

 

网址:https://news.cctv.com/2021/10/19/ARTIuyihcBPDEMsAZwqzUo6n211019.shtml?spm=C94212.P4YnMod9m2uD.ENPMkWvfnaiV.119

인쇄하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