제목   |  [11/17] 理赔难、续保难、定点医院频繁变动 别让宠物医疗保险理赔成了“新焦虑” 작성일   |  2025-11-12 조회수   |  4

※ mp3 파일 참고 :   "LINK"  링크 클릭해주시면  mp3 포함되어 있습니다 :)

 

 

 

宠物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为被保险的宠物支付保险费,保险公司根据合同约定,在一定范围内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在性质上,宠物险属于财产保险。

 

打开相关应用软件,宠物险的品种较为全面——有宠物医保、宠物责任险、大病医疗等不同选择。“0元起赔、3日快赔、报销医院遍布全国……”就是在这样的宣传下,陈奕(化名)今年4月给自己家的狗狗买了一份升级版宠物医保。“我在刷视频时看到的,就去看了一下,在推(宠物险),然后我就买了。我看保费还挺高的,价格每个月37元多,像我们自己人买的话,每个月就十几元,我想应该挺靠谱的,然后就买了,说除了先天性的那些疾病都能保。”陈奕说。

 

消费者陈奕今年4月给家中宠物购买了宠物险(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陈奕提供给记者的保单显示,这份宠物险从今年4月5日生效,有效期一年,保险金额两万元,被保险宠物如果在定点宠物医疗机构接受治疗,按照70%的金额予以赔付,非定点宠物医疗机构则按照40%来赔付。几个月后,小狗出了车祸。

 

陈奕说:“它老是乱跑,我有点怕这种(风险),然后就先买了。我们在上班,(小狗)就和家里老人在老家,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就被车给碾了,腿骨折,走路走不了,我就马上带去医院了。医生说有可能会有疝,就得要修补。前期检查花了1000多元,后面因为疝修补,又花了1000元。”

 

小狗是在该保险的定点医院就诊,病例客户主诉中,也明确了上述内容。但理赔详情显示,陈奕于8月6日提交申请,8月8日即收到了审核未通过的回复。

 

消费者陈奕提供的截图显示,宠物8月出了意外,但理赔却被保险公司拒绝(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陈奕介绍:“手术完了之后,我在申请的时候,把各种原因都说明了,它(保险公司)就说腹股沟疝是先天性的,说这个不保。它(保险公司)就觉得后天就不会造成这个问题。那医生说的话都不算了吗?”

 

此后,陈奕与保险公司进行过几次沟通,但未有更多进展,这一案件复审从8月10日提交,至今仍显示“审核中”。“后面还有两三个人加了我,问了一下情况,然后就没有下文了,从8月份一直拖到现在。”陈奕说。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关键词“宠物保险”,相关投诉有上百条。浙江的王清然(化名)也有类似遭遇,她说,自己于今年7月末为家中的宠物购买了保险,10月初因为宠物拒绝进食就医,确诊牙齿疾病。

 

王清然说:“我是按年付的,付了400多元。保险公司一开始拒绝理赔,它有一个等待期,就是在这两个月的时间内生病,不予理赔。保险公司说这个是牙齿类的疾病,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我说,这个在我的合同上是没有说明的,如果说你们觉得牙齿类的疾病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那具体是几天形成的?我觉得合同写清楚的,我都认。”

 

王清然在金融消费者保护服务平台进行投诉后,保险公司支付了1800多元的关爱金。

理赔困难、保险条款不明确……消费者与保险公司之间纠纷频发,折射出的是宠物险的机遇与压力。可查公开资料显示,我国宠物保险始于2004年,有媒体预测,该险种的市场规模有望于今年突破千亿元。浙江杭州某保险公司宠物险工作人员王女士昨晚加班到9点多,她向记者介绍:“我们平均一个月的案件量非常多,我们现在大概有七八个渠道,我这一个渠道每个月就有2000到3000个案子,其他的渠道或多或少也有上千个,所以基本上一个月可能有上万个案件。大部分都是在快赔,三天之内基本上都能审得完。我们每天也在加班加点,但是有一些案件,确实有疑问,还是要去讨论一下这个案件能不能正常赔付,还是说我们要去求证求实一些什么东西。”

 

在王女士看来,宠物保险理赔纠纷的背后,有投保人与保险公司对合同条款认识的差异;有免责条款的专业性与复杂性问题;还包括医院在内的三方信任机制不健全等多方面因素。

 

王女士说:“比如有一些客户并不了解保单内容,他可能只看到了保单介绍条款上面写的是赔付率70%,可能(最高金额)达到15000元,甚至有些大病的保单可能额度会更多。他只会认为,比如我花了1500元,可能70%都能报,但实际上可能单次事故有限额,消费者没有看保单详细内容。还有一些,比如骗保的,就可能是故意伪造病历,医院不配合、客户不配合,我们很难去查证这个事情。”

 

业内人士认为,宠物保险理赔纠纷的背后,有信任机制不健全等多方面因素(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保险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宁威向中国之声表示,宠物保险虽然市场庞大,但保险公司的成本与偿付压力较大,使得当下发展受限。

 

宁威说:“因为现在这个核保、核赔(的过程中),处理起来更复杂,动物不像人,有唯一的识别代码。比如说,消费者养了两只猫,只投保了一只猫,一只猫病了,拿另外一只猫去向保险公司理赔。这种情况希望从技术层面去解决,开发出了猫脸识别、狗脸识别等,后来发现它跟人脸识别不一样,人脸是一个面,识别率还是挺高的。猫脸可能还好一点,像狗脸的话,它实际上涉及三个面,识别的准确率是很低的。”

 

宁威认为,保险公司如果希望在宠物经济领域得到更大的发展,除完善理赔机制外,未来还需要围绕着宠物医疗等领域深化服务。

 

宁威表示:“如果从减少未来这种纠纷、促进宠物保险的发展角度上来说,可以在购买的时候单独提醒或者弹出对话框提醒消费者,注意他购买的险种到底是什么样的责任,让供需双方都能达到比较良性的互动。另外,如果说保险未来的发展,按照我们国家保险的要求,对他们的希望是越来越接近于实业,它是为实体经济服务。人的话,我们会希望保险公司能够提供各种健康管理服务。除了这种理赔之外,可能未来保险公司还应该更加深化自己的服务,往宠物医疗、各种周边服务去渗透,慢慢从一个行业深入到另外一个行业。”

 

 

 

https://china.cnr.cn/gdgg/20251111/t20251111_527426478.shtml

 

 

 

인쇄하기